短暂离开了5个月后,美国归来的陈向东又回到了这个曾经工作了15年的行业里,并带回了自己创业项目—K12在线课程平台“跟谁学”。
“跟谁学”的商业模式并不算新鲜,从365好老师、1号教室等项目上可以找出很多共同点,也有点像YY教育的升级版。前期强调师资的认证,为学员提供匹配老师,做全套解决方案,“跟谁学”似乎在尝试解决YY一直想做没有做到的部分—师资素质评定,教学标准设定。
陈向东的项目非常低调,不少新东方的旧部也都是刚刚得知这一项目。对于陈向东的创业,不少人感到惊讶,一位新东方员工表示,“我们都以为他会做投资,没有想到他做了在线教育。”
离职的新东方人一般会有三条“出口”:投资、创业和出国留学。不管个人的行事风格如何,在一件事情上,新东方校长、集团高层们的选择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不跳槽,这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定律。
虽然并未如大家的预期转身做投资,但兼具了人脉、资源与资本的陈向东选择创业并不令人惊讶,也印证了年初关于他“投身在线教育”的猜测。不过,“懂教学,善管理,有一票自己的人马”的陈向东最后选择了K12领域,和新东方核心业务留学擦肩而过,还是有些意料之外的。
追溯以往的点点滴滴,陈向东今天的布局有迹可循——他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线上教育的大爆发可能在2015年。”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在2010-2014年陈向东担任执行总裁期间,新东方的在线项目进展节拍缓慢:新东方在2010年底推出新东方网,但仅作为信息平台和选课工具;成立超过十年的迅程(新东方在线)在网络教育大热的2013年,也没有太多动静。线上营收一直没超过集团总收入的5%,甚至低于大愚的图书业务。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认为:“新东方在线教育进展太慢,以至于在2013年在线教育洪流里无所适从,慌了手脚。这一点上,他和俞敏洪的分歧也许是造成他最终离开的其中一个原因。”
如果上述描述属实,那“在线教育”这四个字很有可能就是陈向东心里过不去的坎儿。离开新东方,陈向东可以甩开庞大体系里各种微妙的束缚,有更多的自主性去做“为自己再上一个台阶”和自己能完全掌控的事情。
几天前,陈向东在微博里写下一段话:“想做件事情很容易,只要想想就可以了;想要做成件事情不容易,不仅需要你去想,还需要你去做;想要做成件大事情更加不容易,不仅需要你去想,不仅需要你去做,更需要你和非常牛掰的人一起去做。所以,要想做成大事情,首先要练就的就是能与人相处的能力,能懂得别人的能力,能赢得别人信任的能力。”彼时,他的新公司已经正式开始运作,这是他在成立新公司后的第一段公开表露的感想。在这个时期,团队搭建自然是他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
即便有自己的一票人马,但是这次陈向东拉来的“牛掰”的人里面,不少互联网背景的新面孔,似乎并没有包括这些旧部下。和他一起从武汉新东方闯出来的老将们,也并不适合“跟谁学”的多数岗位。
到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在第一时间试用了这个名气将比功能扩散得更快的平台,不过,他们的反馈似乎不如预期,其中一条留言这样写到:“模式也没有看到很新颖的地方,等开放报名以后在看看有没有亮点”。是失望,也是期许。对于做认证平台而言,首先是平台要有足够的学生流量,才能吸引老师在平台上做认证,这点“跟谁学”似乎暂时还不能办到。
不过,就像陈向东提到的“伟大的企业往往要从未来的10年至20年来推导出现在”,长远的目光和正确的方向是创业成功的必要因素。这个平台也许只是他做在线教育的第一步。不管结果怎样,不再是新东方执行总裁的陈向东可以自己掌握节拍,不再需要向任何人汇报。不管他在新东方是否真如所言的“没有留下任何遗憾”那般,他现在的确有足够的时间去做不让自己留下任何遗憾的事情了。
三大切入点为跟谁学提供发展契机
从”跟谁学“的产品形态来看,其力图打造一个类似大众点评或淘宝的形态,有着宏伟的教育平台蓝图,可根据当前每天都有两家在线教育公司成立的速度,经过近一年的沸腾,因此拥有再宏大的目标的”跟谁学“也只是一个跟进者、切入者,但这个时候跟谁学切入在线教育领域,恰到好处——
传统教育辅导行业师资不透明和市场规范不足,为在线教育提供机会。对于传统教育辅导行业的不透明和不规范所提供的机会,不仅仅让“跟谁学”受益,而是整个在线教育发展的原点。传统教育辅导行业现在仍旧靠品牌、口碑来维系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们追求“个性”、崇尚“体验”的需求。尤其传统教育行业的师资不透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等,加上毕业生就业困难,就为在线教育的爆发提供了机会。
虽然中国在线教育已经爆发一年有余,可短时间内教育辅导行业并没有从根本上有所改观,现在无论是传统教育辅导还是在线教育,缺乏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第三方平台来对师资、机构进行评价,所以这个点“跟谁学”把的很准!
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免费为在线教育企业做宣传。2014年年初,国家发布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使教育信息化成为国家层面的大战略,一时间媒体、各地教委、学校都在尝试翻转课堂等各种在线教学手段,就为在线教育业态做了免费的宣传。现在的在线教育企业不用再像过去一样向学生、家长介绍在线教育基础知识,直接告诉家长、学生“能帮你们做什么”即可。
现在跟谁学不用再分别向家长、老师、学生介绍自己,节省了大量的沟通成本和推广成本。有网友可能会问:“这夸大了国家主导的作用了吧?” 其实没有夸大,尤其是国家战略所指定的方向,能为企业避免很大的试错成本。如正在分拆的某某网,很大程度上因为发展太早试错太多,造成今天“亏损无望”的局面。
在线教育虽然火爆,盈利模式不够清晰。有位投资人说,在线教育和视频很类似,人人知道这是趋势,人人知道这个必火,可是在商业上形成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不仅中国,在线教育全球都鲜有盈利平台,现阶段教育O2O被公认为还算靠谱的模式。
跟谁学这种力图以第三方形式存在的平台,为在线教育的盈利模式进行探索,很值得关注。但从现在其招聘范围来看,跟谁学是从自有教师切入,形成一定影响力后吸引更多老师加入,由B2C向B2B2C方面转变,这一点不算新鲜,已有100教育先例。
跟谁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风险
从“跟谁学”网站命名看,其团队不会停留在“随时随地,名师相伴”的层面,帮学生解决好“跟谁学”的问题后,下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学”,帮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将会成为这些第三方平台的赢利点和爆发点。类似于第三方平台的在线教育初创公司并不少见,如1号教室、365好老师网,可能做到帮学生规划学习计划的平台,目前只有365好老师网做到能“见到效果”的程度。
由于互联网将世界变成超级蜂巢、人人时代,众包成为未来的商业主流,谷歌创始人甚至宣称未来的工作状态都是“兼职”,再加上O2O模式的兴起,对这些力图构建平台型的在线教育企业而言,最大的威胁则是本地化。如何处理好本地化和蜂巢思维问题,将会攸关跟谁学这些大平台的生死存亡。
2013-2029 Mif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蜜蜂网
免责申明:蜜蜂网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搜索,登载此处出于第三方资讯交流学习
本网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沟通联系微信:mifong-cn 豫ICP备130147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