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线教育而言,满足学习者刚需的职业考试培训无疑抢了风头。但是,如今的在线教育市场,诸多创业者、投资人却始终将目光集中在“未成年”的中小学(K12)的领域。在前不久举行的好未来“未来之星”创业营上,来自好未来战略投资部的谢文怡揭晓了个中的答案。
当然,谢文怡的答案并不是凭空分析出来的,而是采用了众筹的方式,与20多位“未来之星”创业训练营的小伙伴以及多位在线教育公司的CEO切磋之后得出的结论:这就是教育改革导致K12教辅市场的盘子整体扩大。
教育公平化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其中,幼升小、小升初划片就近入学成为最为令人关注的话题。这种教育公平化使得越来越多中等及中等偏上的学生有了进入好学校的机会,由此促进了培良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说,国内K12教辅市场在培优、补差之外,又增加了培良的需求。
与此同时,高考语文改革也促使K12教辅市场培训科目的增加。当前,随着中高考语文分数即将大幅提升,中小学生家长越发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因而在英语、数学等学科之外,语文培训需求量势必将全面扩容。
尽管高考英语社会化考试在即,但英语培训需求量并不会出现明显萎缩。相反,在初中及以前,由于校内的教育可能降低对英语学科的重视,而家长对于英语能力培养的需求却在上升,初中及以前专注于英语能力培训市场规模会不断的增加。而另一方面,则有可能出现,中考过后,中学生们集中突击高考英语培训,尽早完成高考英语的社会化考试。随之而来的是,高考英语应试次数的增加,相应刺激考前培训需求的加大。
减负一直是中小学新课改的目标。减负无疑直接冲击了中小学课外各类竞赛辅导市场。然而,在中考、高考应试制度不变的情况下,竞赛培训需求必然向中考备考需求转移,其固有的市场规模并不会萎缩。
此外,政府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鼓励校外机构进入公办中小学提供素质教育资源。近年来,北京市已经投资5亿元人民币用于采购校外培训机构的素质教育。可以肯定,政府采购的校外教育资源的行为,将创造了K12教辅市场非常大的空间。
教育改革导致K12整体趋势向好。但是,教育行业重度服务的特点,让其互联网化速度落后于娱乐、旅游、游戏等垂直行业。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三大技术的发展,势必驱动互联网向教育行业的渗透。
据称,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已经高于美国。根据腾讯分析,2013年,中国0至10岁儿童中,51%已经用过手机。2014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70%。互联网向教育行业渗透率的升高也将驱动在线教育规模的增长。
艾瑞研究的分析师预测,2017年,国内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1734亿元。国泰君安更是高看未来的在线教育市场,预计201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691亿元。
好未来战略投资部谢文怡表示,整个在线教育市场,包括K12在内正在面临着学习过程、产品/服务、销售渠道三大重构。首先,新的人机交互模式、人工智能和游戏化设计将重构学习的过程和体验。在线教育机构必须通过重构学习过程和体验满足用户需求,并积累学习数据,形成C2B定制化学习解决方案的基础。其次,产品/服务极致化,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在线教育机构需要变革产品/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用户的痛点。第三,用户行为的改变导致销售渠道的变化,运营商、2B、2G、平台等都能成为有效接触用户的手段。从汽车行业和旅游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垂直平台可能比泛平台更加有效,而在线教育机构可能更需要考虑如何把教育产业做重,通过服务构建壁垒。
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人们很多传统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学习方式。如果学习过程、产品/服务、销售渠道三个环节真正实现了重构,那么完全有可能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这想必也是好未来创办“未来之星”创业营的目的吧。
2013-2029 Mif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蜜蜂网
免责申明:蜜蜂网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搜索,登载此处出于第三方资讯交流学习
本网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沟通联系微信:mifong-cn 豫ICP备130147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