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
价值多元的时代,一句无心的调侃,引起诸多的纷争,或许并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又或许,许多人担忧的并不是个别孩子的价值问题,而是普遍现象,有批评者指出,“整个社会中的拜金思想、家庭中成年人的拜金思想,学校的追求利润、老师的奖金和升学率挂钩……诸多的环境因素,要求孩子不拜金并不现实,真正要反省和改变的,是成年人,而不是孩子。”
对此,熊丙奇说:“首先,教育面对的是个体,而不是整体,每一个孩子的想法不同,不能概括,也不能用一部分代替所有。其次,教育功利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才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单纯地指责教育功利化并不能解决问题”。
教育切忌概念化
如果真的担心拜金,那么在学校中加强财富教育,包括理财教育、消费教育,甚至如何赚钱的教育都可以,这也是发达国家中的学校普遍都重视的问题。
北京晨报:许多人担心孩子有拜金思想,认为应该重视价值的教育,是否如此?
熊丙奇:教育切忌概念化,因为教育针对的是个体,不是群体,一个孩子这么想,不代表其他孩子也这么想,一部分孩子这么想,也不代表所有孩子都一样。概念化的教育是不可取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甚至以点代面都是不对的,对于教育的进步并无意义。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没有一种正确的教育理念,而不是出现一件事情,就把它当做普遍现象,这种表达有欠考虑。实际上,这是批评者本身没有受过公民教育而产生的结果。
北京晨报:那么在您看来,如何应对拜金的问题呢?
熊丙奇:我们当前的教育中,学校对学生缺少人格的培育,社会也是如此。人们担心小孩子拜金,担心他们长大以后为了钱不顾一切,甚至不惜违反法律。但是批评者没有意识到,法律归法律,道德归道德,不是一回事,也不是同样的衡量标准。如果真的担心拜金,那么在学校中加强财富教育,包括理财教育、消费教育,甚至如何赚钱的教育都可以,这也是发达国家中的学校普遍都重视的问题。让孩子懂得、合法地赚钱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反而很值得赞扬,这不也很好吗?
“为人民币”未必拜金
“为了人民币”本身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的社会一直在鼓励创新、创业,如果一个学生长大后,能够通过自己的智慧、创新和技术获得财富,甚至成为世界首富,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北京晨报:不少人觉得“为了人民币”体现孩子的拜金思想,是否如此?
熊丙奇:留言中写“为了人民币”,不一定就证明孩子拜金。很多批评者对孩子的观察出了问题。实际上,孩子这么写,可能是好玩,而且未必真的懂背后的意思。实际上,现行的价值教育体系,很多时候是空话、口号居多,孩子一进学校,就让孩子“爱国家”、“爱集体”、“爱人民”等,但是小孩子因此就能懂得这些口号的含义吗?何况,“为了人民币”本身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的社会一直在鼓励创新、鼓励创业,如果一个学生长大后,能够通过自己的智慧、通过自己的创新和技术获得财富,甚至成为世界首富,这又有什么不好呢?这不也正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吗?
北京晨报:在您看来,合理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熊丙奇:合理的教育,首先要教孩子如何认识自我,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学生通过认识自我,明白自己在社会中享有什么样的权利,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当权利和责任明确,他们自然也就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所以,应该进行的是公民教育,而后又有生活教育,教他们怎么样更好地生活、与人相处等。一个人如果连合格的公民都不是,还谈什么爱国、爱人民呢?像是中小学生守则,应该说一个价值和行为标准的规范,但是我们现行的守则里有太多空话、套话,太多口号式的内容,这些内容本身是有道理的,但是却很难被学生理解,并且融入他们的生活,成为他们价值的一部分。反观国外,他们的中小学生守则,基本上没有什么空话和口号,比如美国,不过是一些“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指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的课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等,学生很容易接受和学习,并且成为一种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等。
教育
是实现理想的渠道
国外从来没有过像我们这样以升学率来对老师进行奖惩的,此外,还有终身教师制度,保证他们的工作稳定,鼓励教师把教育当做一个实现理想的渠道。
北京晨报:很多批评者反思教育的功利化,致使孩子的价值观出现问题,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熊丙奇:教育的功利化当然存在。学校追求升学率,因为升学率和学校的收入、教师的奖金挂钩,因此老师严格要求学生、重视升学率。此外,还有诸如学校收赞助费、老师收礼等许多问题,都和功利化有关。但是我们要注意到,究竟是什么让教育变得功利化,让学校变成了一个大市场?功利化的背后,其实是行政化。行政部门为什么要用升学率来衡量一个学校,学校为什么要用升学率来考核老师?这些才是我们更应该重视的。
北京晨报:改变教育功利化的方法是什么呢?
熊丙奇:核心问题在于实行管评办分离。功利化背后是行政化,解决的关键也在于去行政化。比如说国外的教师大多实行年薪制,一个教师上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评价之后,如果他能够胜任这个职位,那么就会按照年薪制获得报酬,我们的薪酬体系不同,老师的待遇没办法保证,国外从来没有过像我们这样以升学率来对老师进行奖惩的。此外国外还有终身教师制度,保证他们的工作稳定,鼓励教师把教育当做一个实现理想的渠道。而我们老师,很可能下一年就会被辞退,怎么可能会把教育当理想呢?
教育改革难以落地
大学中取消现有的科研体系,但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他们依靠科研项目获得利益,拿科研提成,他们自然就会反对,但是改革却要通过他们实现,这就出现了悖论。
北京晨报:如何达到教育改革的目的呢?
熊丙奇:其实我们教育改革的目的和方法早就有了,无非就是进行管评办分离,让学校能够自主办学、教师自主教育、改变评价体系等。早在2010年,国家已经颁布《教育规划纲要》,纲要中指出的教育未来的道路,诸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考试升学制度改革等,都是针对当前教育最重要的问题。今年,国家又提出“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等,这些办法都是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教育问题的,自然对于教育的功利化也是对症之方。但问题在于,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好的教育改革思路一直难以落地,难以真正实现。
北京晨报:为什么难以落地,困难在哪里?
熊丙奇:阻力之一,是政府放权的阻力。比如说高考制度改革、办学自主的改革,都需要放权。但谁来放权呢?是政府自己,这就陷入了一个放权悖论,政府推动改革要求放权,但政府自身放权艰难。阻力之二,来自既得利益者,如大中小学的校长、骨干教师等都是既得利益者,他们从现有的体系中获得了丰厚的利益,让他们支持改革甚至实行改革恐怕是不现实的。比如大学中取消现有的科研体系,但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他们依靠科研项目获得利益,拿科研提成,他们自然就会反对,但是改革却要通过他们实现,这又出现了悖论。
2013-2029 Mif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蜜蜂网
免责申明:蜜蜂网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搜索,登载此处出于第三方资讯交流学习
本网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沟通联系微信:mifong-cn 豫ICP备130147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