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准入低
早在2018年,教育部、民政部等四部门曾联合发文,针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整治。当时主要目的是给孩子们减负,并没有涉及培训机构的管理规范问题,特别是一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发展扩张极其迅速。
需求大、门槛低、利润高,导致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快速增长。据相关教育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有的KTV老板都来搞培训,在这个“人人都敢开培训班的年代”,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在繁华商圈、黄金地段办得热火朝天。
据介绍,学科类培训机构及其授课老师要纳入国家统一的平台进行监管,而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无需教育部门审批,但培训场地房屋质量及消防安全等,需要受到教育部门监督。
2018年,国务院曾出台《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之后,多个省份的行政部门发文称,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可直接向企业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
因此,该类培训机构从业者的学历、资质、违法犯罪情况等无法被实质审查,导致从业人员鱼龙混杂、素质参差不齐。
02 /
教培巨头日烧千万
每逢假期,教培巨头日烧千万,砸下几十亿诱人广告都是常事。
疫情控制后,教培行业反弹,从学龄前到高中,随处可见忙碌地奔波于培训班的学生。竞争激烈的超一线城市,单一门数学就同期报五个不同培训班的小学生也比比皆是。
“小镇做题家”的概念一度激起激烈讨论。
如今,不论是在小镇还是大都市,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将孩子往“做题家”的道路上培养,另一方面是部分校外无良教培机构制造的内容垃圾高速膨胀。庸师们不仅连“做题家”都培养不了,更在逐步摧毁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思考能力。
其中,资本裹挟下的重营收指标、重流量导入、轻教学教研的急速扩张的线上教培机构是“重灾区”。
03 /
机构贩卖焦虑并借此牟利
高度分散化与低准入门槛下的行业底线被不断突破
教培行业市场高度分散,大如好未来、新东方,都没有一家能占据哪怕5%的市场份额。行业巨头、地方龙头、小型连锁机构、各类工作室、私教班层出不穷。他们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许多甚至连老师都没准备就启动招生。
教培行业本质上准入门槛极低,低门槛且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自然也意味着行业底线容易被不断突破。
优秀的机构思考如何引领教育,糟糕的机构贩卖焦虑并借此牟利。
而在广告投放费用水涨船高之际,一些机构也更多地把获客渠道转向学校老师。在二三线城市,频频出现学校老师整班给机构推荐学生的情况,感谢费则往往是学生整个学期培训费用的百分比,一般能达到30%左右。
更突破下限的则是各类造假。比如,在所谓VIP、一对一的机构培训中,师资造假几乎是业内心照不宣的秘密。
大量应届生甚至在读学生冒充公办学校老师,各种类似“不方便透露任教学校”的话术都在标准培训内容之列,老师接受营销培训的时间则远远多于教研。
04 /
机构收取家长学生智商税
在高利害性考试的相关培训中,更是机构收取智商税的最好时机。
机构们巧妙地游走在法律边缘,要么以内部考试或推荐名额作为招生诱饵,要么暗示各种泄题可能,巧妙的文案令人浮想联翩。
比如:“一考完走出考场就觉得题目似曾相识,但是我们不敢说……”或者“知道我们为啥不让家长拿走我们每次的预测卷吗?为了保护我们的老师,因为考的都讲了,到底怎么做到的……”
某省会城市一次小升初考试结束后,有10多家机构同时发布了类似的消息,暗示自己有泄题渠道,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第一时间联系警方介入彻查,结果令人捧腹。
比如,某培训机构最终承认,在网上看到考题后,第一时间组织教研人员解析,结合平时培训内容与考试内容相似之处,对外进行宣传,号称押中整整14道考题。
05 /
剧场效应的持续压迫
从娃娃抓起的剧场效应已经压迫到培训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
21世纪初,只有很少数的同学参加课外补习。补习的学生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课内跟不上,需要课后加工“补差”;一类是难度或师资原因在课内吃不饱,需要课外加餐“培优”。
除了民办学校选拔考试之外,培训机构显然也是剧场效应的主要推动者。
直击人心的广告语铺天盖地,有丧尽天良的K12教培行业营销名言比如:“今天你来,我们培养你的孩子;今天你不来,我们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也有植根于无数家长心中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知道有多少家长知道,自己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而在不少培训机构普遍使用的“中央厨房”式统一教研和家长旁听制度,也使得大规模培训和提前学得到“保障”。前者保障了授课内容的标准化,为批量的师资培训提供基础,后者不仅让家长直接感受课堂,更培训了家长的“助教”能力。
因为对低龄段学生而言,课堂收获往往还不如旁听的家长。于是,家长在培优端的接力补课成为可能,低龄化提前学最难的一环也被打通,学科课外辅导从初中下沉到小学,乃至学前。
06 /
劣币效应
家长和学生的投机心态是教培机构输出劣币的源动力
辅导班究竟应该上几个?这是很多家长正在纠结或者曾经纠结过的问题。在学校教书时,那些全市最顶尖学生的家长也常常问我:“我要不要多报一个数学班?报了吧,担心孩子太累,内容重复;不报吧,又担心错过一些内容,报两个补习班得到的总不会比报一个班少。”
谁都知道,辅导班并非越多越好。对于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深度的人而言,信息量完全有可能和吸收量成反比。小到同期上多个数学培训班的学生,大到天天看五分钟商学院各种刷网课的“职场精英”,都是如此。
无效内容浪费时间和机会成本,垃圾内容更会一步步抹去学生本就有限的思维能力。
而现实中,多数的家长和学生都像许多连公司财报都不看一眼的股民一样,总希望通过一些捷径来投机。而那些所谓的“技巧”、“通法”、“口诀”就像二级市场的小道消息那样,让学生爱不释手。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越来越多,学生的思考能力逐渐丧失,彻底陷入“理科文学”的怪圈。
当学习投机化伴随着教育资本化,教培行业正迎来最好的时代,但愿它不是教育最黑暗的时代。
2013-2029 Mif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蜜蜂网
免责申明:蜜蜂网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搜索,登载此处出于第三方资讯交流学习
本网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沟通联系微信:mifong-cn 豫ICP备130147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