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全通教育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控股股东陈炽昌及其一致行动人股东林小雅通知,其于2017年7月21日分别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陈炽昌、林小雅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屋漏偏逢连夜雨,整理相关财务性公告,发现全通教育2017年开年以来,其一系列资本操作皆困难重重。
首先是质押股份。自2014年起,全通实际控制人反复质押股份的资本操作手段,无疑给其发展状况蒙上了一层晦涩不明的阴影。
大通证券投资顾问付永翀曾分析称,陈炽昌质押股份实际上就是为了融资。但其同时表示,如果所得资金中大部分是用于支持上市公司业务发展,一定程度上可能意味着该公司其他融资渠道不畅通,其融资能力值得谨慎关注。
质押股份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取资金。如果是公司发展情况向好,则将自己与金融机构捆绑在一起,“以钱生钱”的手法无可厚非;但如果公司经营情况存在种种隐患,质押是为了给公司“输血”,那么对公司前景而言,则是一件令人忧虑的事。
其次是业务发展问题。除了频繁质押股份之举令广大投资者疑虑重重,全通教2017年其业务发展也出现了明显下滑。5月初,全通教育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其营业收入为2.22亿元,同比增长16.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0.67万元,同比减少148.97%。
而到了7月中旬,全通教育发布的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其上半年里营业收入4.07至4.88亿元,同比增长0%至20%,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0至-1800万元,由盈转亏。
未经审计机构审计的这份上半年业绩预告,结合全通教育在此前已披露的一季度报告中的640.67万元亏损,也可估算全通教育在2017年第二季度里,亏损额度环比第一季度的数据还在扩大。
最后则是投资并购。全通教育在这一方面,也先后两次折戟,据了解到,在今年上半年,全通教育策划了一起重组。继去年10月重组无果而终后,今年2月宣布重组也以失败告终。据悉,此次重组涉及的标的资产属于国际教育及留学服务领域,预计交易金额在人民币40~45亿元区间。
全通教育股价在近半年里持续下跌,目前总市值跌破100亿元,而最低股价已比2015年5月最高点的467.57元/股减少了近98%。而此次公司控股股东双双被立案调查,是否会成为压垮全通教育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3-2029 Mif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蜜蜂网
免责申明:蜜蜂网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搜索,登载此处出于第三方资讯交流学习
本网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沟通联系微信:mifong-cn 豫ICP备130147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