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屡禁不绝的有偿家教和有偿补课,“治本”的确不是仅靠“禁补令”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去慢慢地消化和修正,实际上,这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为落实教育部下发的《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陕西省教育厅从11月中旬起,展开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治理行动,凡被查实者,一律给予严肃处理。对此,有评论认为,如此兴师动众的“禁补令”治标不治本,且言之凿凿,环环论证,具有相当大的迷惑性。由于禁止有偿补课不单是陕西一地的行为,对反对“禁补”的声音,我们真得好好辨析一下,看看究竟立不立得住脚。
该评论的理由之一,是有偿补课的巨大市场业已形成,如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的协调分工、供需状况的平衡等,均稳定和成熟,所以对“禁补令”只能“呵呵”了。据此逻辑,我们不妨要问,世界范围内也形成了对“黄”、“赌”、“毒”的需求,市场岂不是也要彻底开放?要知道,趋利是人的天性和本能,无可厚非,但从经济角度考量以无视基本的职业伦理和道德标准,肆意用市场之手来干预教育的正常发展,其立论的大前提就已经错了。教育有自己的规律和发展轨迹,作为从业者,教师以“立德树人”为天职,而以满足私利为特征的“补课”,泯灭了师德,让教师沦为金钱的奴隶,当然丧失了合法性。
该评论的理由之二,是来自于社会学的考问。作者认为,由于学生在校时间不断压缩,放学后的大把时间无从打发,家长只能将孩子送入培训机构,从而会促成新的培训高峰期。“教育行政部门不应闭门造车,不看社会实际状况,想当然地出台‘缩短在校时间’之类缺乏现实关怀的规定,给每个有小学生的家庭造成巨大困扰,而是应该更有弹性,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同时开出更多的兴趣课、运动课。”这种言论叫人大跌眼镜,不说别的,若真如此施行,已经严重违背了国家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教育行政部门为什么要推行“禁补令”?又为什么要缩短在校时间?除了师德师风层面的考量,正是为了让学生“减负”、让家长减压、让教师减乏;同时,也充分利用社会大环境,给孩子以更多自由空间的社会教育和生活教育。陶行知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只有在社会“知行合一”的历练中,教育才算是卓有成效的。
另一方面,这篇评论在面对家长的教育职责时,带有“卸责观念”,即有些本应由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被悄悄地转移给了学校、教师和培训机构。按作者的想法推论,当学校24小时看住学生,当教师对学生负有无限责任时,这种教育仿佛才是“合理”的。这种教育观念究竟是先进还是落后,符不符合实际,明眼人不难看出。
但最重要的还不在于此。我们看到,出台“禁止有偿补课”规定的教育行政部门具有一种系统思维,而该评论的思维方式,依然是就事论事的线性思维。比如,教育可以简单地用“投资”、“回报”、“效益”等经济学理论来类比吗?它是社会模型和社会结构的精确翻版,还是军事教育、经院教育的现实写照?显然,这些假设都没有意义,因为教育是多种因素、多元途径、多维体系促进的结果。所以,康德曾感慨:“教育就是能够交托给人的最大的问题和最困难的问题。”
回到“禁补令”来说,教育行政部门的目的就是解放教师、学校、学生和家长,通过现代教育理念和行为,形成多方合力,从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多元性,成就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良性局面。学校主动“减负”,并辐射于社会,与之共同承担起教育职责的思路,是完全应该得到肯定的。
当然,面对屡禁不绝的有偿家教和有偿补课,治本的确不是仅靠“禁补令”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去慢慢地消化和修正,实际上,这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2013-2029 Mif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蜜蜂网
免责申明:蜜蜂网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搜索,登载此处出于第三方资讯交流学习
本网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沟通联系微信:mifong-cn 豫ICP备130147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