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即使身在其中,很多在线教育的践行者仍然一头雾水,“完全摸不到头脑”。这个巨大的磁场中,哪里是陷阱,哪里又是可能存在的机会?投资人张泰伦接受赛迪网采访时,谈到了一些内容,蜜蜂网节选如下:
一些潜在的陷阱
珍惜绳命,远离C2C平台平台的事情是BAT、360、yy去做的,创业者没前途,2年前我这么说,现在看是对的。C2C平台有内在逻辑,在用户规模达到海量之前,长尾上那点需求只能塞牙缝,而且还面临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学习效果难以预测、产品质量评估机制缺失等内在问题。淘宝同学在内部并非强势项目,短期内很难颠覆谁。巨头都很难做好的一件事,创业者们还是躲躲吧。
流量生意/中间页这种形态的产品,很容易受到搜索引擎的挤压,比如jiaoyu.baidu.com(可能会演进成教育领域的大众点评,据说还有更宏大的目标),还有各种导航页的挤压,如edu.360.cn,而且现在流量成本越来越高,所以你懂得。
面向未成年人的、试图通过在线1对1或1对N在网上完成学习闭环的,应该是个陷阱,体验方面在线和线下的巨大差异在K12部分有分析过。个性化问题的辅导还是放在线下比较好,在线教育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在所有环节都替代线下。
有些产品原理上有用,比如把不会的题传到网上让老师帮解答,但是输入过程麻烦,解答的实时性得不到保障,产品易用性是大问题。
还有做在线英语口语的,刚需用户范围很小,主要是快要出国留学的人和少数精英白领,体验也不如线下,价格倒是便宜不少,不过那些用户可能对价格不甚敏感。
校园社交是个听上去让人兴奋的想法,实际上替代品太多,估计很难发展起来。
微课程是个趋势,但仅仅碎片化还不够,你可以连着听一两个小时的郭德纲相声,但是可能听5分钟语法课就困了。
可能的机会
比较适合线上的产品形态有稀缺课程(配得上稀缺两个字的现在太少)的单向传播、在线快捷测试和练习(如猿题库;K12这块单纯的题库是玩不转的)、垂直社区、编程的在线仿真环境等。
垂直社区可能是个较好的方向,有沪江网的成功案例在,但别忘了人家做了很多年,而且是做外语这块几乎人人都有需求的领域。要做社区得找好切入点并做好熬的准备。
逆向思维有时会有收获,现在很多语言学习网站都是教国人学英语,另一方面现在国际上学汉语是有刚需的,为什么不向这个方向探索呢?
传统线下机构如果想做线上,可以先从微信这一个点切入,做点营销和客服,试试手找点感觉。在目前的形势下,上来就高举高打做网校的结局很可能是“不举被打”。最好的办法就是老板弯下腰亲自到互联网公司里考察考察,多和互联网人混混。传统意义上的网校更多为机构起到宣传营销的作用,靠它赚钱很难。
细分领域里职业培训可能相对好一些,一方面职场竞争激烈大家亟需充电,另一方面也“受益于”落后的大学教育。而且学习者和付费者是同一个人,且有较强支付能力,这都比K12、早教强不少。正保远程Q3的财报印证了这一点(缴费学员总数达64万8千4百人次,比2012年同期增加71.7%,净利润为220万美元,较 2012年同期增加了65.6%)。此外上班族比较理想的就是在家/办公室或上下班路上学习,因此对在线学习尤其是移动学习有明确的需求。做这块宁做窄不做宽,即便巨头进入在线教育,也很难吃掉每个细分领域,详见“产品定位”部分。
如果要做K12,就必须同时抓住学生的眼球和家长的钱包,如果能做到,就是全球No.1,因为国外也没有很好的solution。这对于普通创业者来说门槛过高,需要跨的界比较多。
此外建议多看多研究国外教育网站,好网站很多。借鉴之前一定想明白是否符合国情,千万别无脑抄。
产品定位宜窄不宜宽
可以通过三个维度来考虑定位自己的产品:
第一个维度:按年龄阶段,即早教、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继续教育这些阶段。
第二个维度:按学科和细分要点,即语文(如写作、文言文等要点)、英语(如词汇、语法、写作、口语等要点)、数学、科学等,面向成年人的还有会计、建筑、法律、公务员、各种编程开发等。
第三个维度:将教学流程分解为老师备课、学生预习、课程的单向信息传递、知识的单向接收、问题提出和解答、师生交流、学生间交流、随堂练习、作业布置与批改、阶段测试、考前辅导、模拟考试、考后分析、针对性补差、选择性培优、志愿报考决策参考、教育大数据统计和挖掘等等小模块。
参照这三个维度,挑出自己能做又有市场潜力的一块,哪怕只有一个点做好,让学生喜欢,能帮学生解决他具体问题,为他减负而不是增加负担,多少能帮他记住理解些东西,这样的产品才有可能成功。
这样的产品一定是以学生为中心,需要跨界的能力。这样的产品需要正确的定位、投入也较高,风险也高因为是原创,不是一般创业者玩得起的,但做成了就是颠覆性的、门槛很高。
真正的创新需要结构和重构,这建立在对用户深入了解和产品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这个只能自己去摸索,比如K12这块,如何能抓住学生眼球,既满足学生好看好玩的需求又满足家长有效提分的需求。
融入巨头生态系统
围绕着巨头成为他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个理性的选择,赚送水的钱,比如为教育机构提供微博微信的代运营等、给教师当经纪人拉他们到大平台上去讲课等等,如yy,帮人赚钱自己肯定也能赚到。
说到yy、淘宝同学这种平台/工具,为教师“去机构化”创造了条件,营销、收款、教学过程、客服这些环节理论上都可以放在平台上,比较适合以较低价格开班课。这样教师可以从机构的“盘剥”下解放出来,还可节约掉房租成本,通过在线授课,有一定号召力的教师应可活的比在机构中滋润的多。
另外,也许几个好教师结成合伙企业去大平台讲课效率更高些,还可以共同承担公共成本(网络营销、客服等),每个人的净收入=个人总收入-公共支出,合伙企业本身并不积累利润。在合伙企业中教师是主人,而在机构公司中是被雇佣被“剥削”的普通员工。合伙企业还有个好处是不存在双重缴税问题。此外以教师合伙企业的身份而不是个人的身份,和平台合作时有更大机会争取到有利条件。
题外话,《中国合伙人》和新东方有一个区别是,目前以新东方为代表的教培机构是公司制,不是合伙制,详见《公司法》、《合伙企业法》。
2013-2029 Mif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蜜蜂网
免责申明:蜜蜂网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搜索,登载此处出于第三方资讯交流学习
本网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沟通联系微信:mifong-cn 豫ICP备130147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