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新闻聚焦>在线教育: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在线教育: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发布时间:2014-03-13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在我们抨击旧有的教育体制或拥抱在线教育的同时,应该看到,教育改革不仅要自上而下,也要自下而上。所谓自上而下,是强调国家和政府对教育的支持,将教育拉回到其本质和基本属性上去。所谓自下而上,是希望摒除旧有的教育理念,从学生出发,将互联网的优势真正应用到教育革新中去。具体到梯子网,就大可将老师的“特权”砍掉,将按照知识点选题、做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不是更好么?

  每个人都从学生时代走过,不管曾经的自己是学霸还是学渣,在受教育阶段总是要面对和处理自己与老师、家长的关系。在互联网大爆发之前,单向的信息传播作为常态作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信息不对等所带来的影响远不如今天巨大。但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这棵大树也将迎来崭新的枝桠。但在整个行业就如何变革传统教育众说纷纭时,是否应该先弄明白,这场变革究竟由谁主导,又是何顺序呢?

  单向传播的校讯通

  谈到教育,尤其是K12领域的教育,总是要涉及学生、老师和家长三方。这不仅是K12教育的独特之处,也是互联网变革传统教育最艰难的地方:使用方和付费方相分离。就国内来说,老师代表的是校方资源,如果从老师入手,势必要通过学校这一渠道,对于一款在线教育产品来说,企图以这样的方式占领市场,不仅从资金上很难实现,从时间和人员上都难以实现,而且目前全国中小学教材并不一致,主流的教材版本有四五种之多,想要实现全国一盘棋实在是难上加难。但是校讯通这样一款SP时代的产品,却给了在线教育灵感。

  校讯通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这也迎合了中国教育自上而下的一元体系。在这样的教育体制框架内,自上而下的纵向传播加强了学校和老师在教育中的绝对权威,这使得除校方外,其他任何渠道的培训、教辅等形式都是充分不必要的补充。2003年,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移动”)开发的“校讯通”平台开始陆续进入广东中小学校、幼儿园。截至2012年,广州移动10年里通过“校讯通”服务了103万名家长和12万名教师,共发出家校联系短信23.4亿条,覆盖广州1605所学校,中小学覆盖率达到85%,成为广州最大的家校沟通平台。除了运营商,还有深圳有教等公司在某一地域内发展良好。

  校讯通以学生考勤、成绩、在校表现等为内容,美其名曰可以有效解决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但其实对于服务的双方,甚至三方来说,都没有戳中痛点,甚至是越戳越跑偏。对于老师来说,编辑短信内容是个技术活儿:繁复的短信会让家长感到“疲劳轰炸”;只描述学生的分数、在校表现又会被指责为应试教育“急功近利”。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校讯通提供的更多是结果,而不是沟通及解决方法。这样自上而下的教育产品,其实仅仅起到信息的传声筒作用,而对于如何学习、如何亲子互动、如何提高成绩这些实质问题并无涉及。另外,从人身自由和独立的角度看,校讯通无疑是给三方都带上了电子的“枷锁”。

  梯子网——互联网时代的“校讯通”

  梯子网是一个定位于K12的在线教学平台,它也是龚海燕投身互联网教育的第二个产品。在线教育从2012年在国内兴起,发展到2013年,已经逐渐抛开MOOC、语言培训等形式,开始向纵深处发展,梯子网进军K12就是其中一例。

  梯子网仍然将学生、老师和家长三方纳入进自己的闭环内,同时强调老师的中心地位。梯子网的老师用户主要有出卷子、备课、留作业、管理班级的权限。值得一提的是,老师可以根据知识点手动选题或自动选题,还可以设置题型及难度。也许是受到传统校讯通仅传递信息不解决问题的启发,梯子网的家长用户除了可以获取学生的学习信息外,还增加了“家长慧”和“学生健康上网”两项功能,试图给予家长教育上的指导并以家长监控的方式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这些设计看起来似乎都合乎逻辑,满足了各方的需求,但细细想来,这种沿袭了传统自上而下式的教育产品有着几点问题:

  第一,如何吸引老师。尽管龚海燕一直强调老师的重要地位,但单凭现有的试题和备课资料,很难吸引体制内的老师并实现以老师带动和辐射学生的美好愿望。这不仅在线上难以实现,即使去做线下推广也困难重重。

  第二,K12阶段,尤其是初高中,家长这种“检查作业式”的参与完全是鸡肋。不管是校讯通那种简单粗暴的信息传递还是梯子网上可供查看的练习报告,甚至都不如通过分析学生的弱点接入相关的线下培训更接地气。

  第三,归根到底,学生是否希望自己被控制和监管?这是自上而下式的教育最应该反思的地方。这点在伴随互联网长大的90后和00后身上表现明显。移动端的发展使得手机、平板等设备不仅能够学汉字、亲子互动,还能够随时随地做题和背单词,因此相对应的悟空识字、猿题库、拓词等APP发展良好。这些教育产品的一大共性是关注用户本身,自下而上的推动教育与人的发展。

  知名教育学者郑酋午曾说过,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者应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在我们抨击旧有的教育体制或拥抱在线教育的同时,应该看到,教育改革不仅要自上而下,也要自下而上。所谓自上而下,是强调国家和政府对教育的支持,将教育拉回到其本质和基本属性上去。所谓自下而上,是希望摒除旧有的教育理念,从学生出发,将互联网的优势真正应用到教育革新中去。具体到梯子网,就大可将老师的“特权”砍掉,将按照知识点选题、做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不是更好么?

2013-2029 Mif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蜜蜂网

免责申明:蜜蜂网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搜索,登载此处出于第三方资讯交流学习

本网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沟通联系微信:mifong-cn   豫ICP备13014756号-1

友情链接: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 南通家教网 中国企业家 腾讯教育 搜狐教育 新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