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新闻聚焦>那些离开教育圈的大佬们,再创业为什么选择TMT领域?

那些离开教育圈的大佬们,再创业为什么选择TMT领域?

发布时间:2014-06-04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今日学大教育创始人、董事长李如彬的创业项目——网络共享租车平台宝驾租车对外宣布获得了5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这距离其官网上线刚刚一周时间。李如彬之外,他的创业伙伴姚劲波2005年就离开了学大,创立了58同城。

       将时间再向前推两周,5月20日,前新东方GRE名师,老罗英语创始人罗永浩,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发布了他的锤子手机。

       另外,还有好未来(原学而思)联合创始人曹允东,也在公司上市之后的第二年,辞职创立了奢侈品电商珍品网。

       更早的例子,是新东方的联合创始人徐小平和王强,创立真格基金,专注教育和TMT(电信、媒体、科技)领域的天使投资。

       这些教育圈曾经的大佬,虽然二次创业所选择的方向不尽相同,但主要集中在TMT领域。耐人寻味的是,与“重公司”当道的教育行业不同,TMT是著名的“赢者通吃”,比较容易能实现规模效应。

       2013年,姚劲波创立的58同城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市值高峰时突破40亿美元。对此,李如彬评价说,“学大现在的市值只有4亿美元,这对我是一个震撼,同样创办公司并上市,居然有10倍的差距。”

        而身为奥数教师的曹允东,习惯于用数据来思考问题。曹允东的亲身经历是:2008年,老虎基金投资学而思,彼时京东商城的估值远低于学而思。到2010年学而思上市之时,京东的估值已经超过了学而思。2010年前后,曹允东计算了教育行业的人均贡献值,学而思的人均产值是20万元。反观互联网行业,京东人均贡献值是250万元。小米科技在2012年人均贡献超过1500万元。

       在业内,学而思是以稳扎稳打的风格著称,尽管最早开始使用互联网工具做营销,但是,在异地扩张、扩大规模方面,却是异常的谨慎。当学而思从北京扩张到二三线城市之时,曹允东就发现了教育行业扩张的风险。学而思的教研体系严密,产品力求做到高度标准化。但是,由于消费水平不同,同样的课程,二线城市的价格,只有北京的2/3。但是,在人员、营销等方面,总部付出的成本却相差无几,于是,利润就被稀释了。最终,曹允东得出结论:“教育产业没有规模效应,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互联网则是规模效应能够最大化的地方。”——也许,这句话才是教育圈大佬们,二次创业选择TMT的主要原因吧。

2013-2029 Mif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蜜蜂网

免责申明:蜜蜂网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搜索,登载此处出于第三方资讯交流学习

本网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沟通联系微信:mifong-cn   豫ICP备13014756号-1

友情链接: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 南通家教网 中国企业家 腾讯教育 搜狐教育 新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