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好未来因疫情损失1亿美元,其他教育机构怎么活下去?
发布时间:2020-03-04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昨天晚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东方、好未来双双下调营收预期。新东方公布2020财年Q3营收预期下调公告,预计其2020财年Q3的营收约为9.02-9.33亿美元,同比增长13%-17%。此前,在2020财年Q2财报中,新东方预计2020财年Q3营收将位于9.83-10.06亿美元之间,同比增长23%-26%。此次新东方营收预期下调约0.8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预期减少近10%。好未来公告则显示,预计其2020财年Q4营收约为8.5-8.72亿美元,同比增加17%-20%。而在其2020财年Q3财报中,曾预计2020财年Q4营收约9.6-9.81亿美元,同比增长32%-35%。两相对比,此次好未来下调2020财年Q4营收预期约1.1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预期减少15%。新东方表示,营收逊于预期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出现的影响。不过,公司于最近一季度通过自身研发的OMO系统采取措施,将线下课堂有效转移至线上小班直播课,明显抵消了上述影响。好未来则表示,营收低于预期也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出现的影响,以及好未来对其线下业务采取的预防措施。不过,这部分损失已被本季度在线课程的学生注册人数和相关收入的增长所抵消。尽管新东方、好未来下调营收预期,但资本市场对于培训教育两大“头部”企业的前景依然看好。今天凌晨,新东方、好未来股价以134.47美元和58.00美元报收,分别上涨5.15%、6.64%。究其原因,由于疫情影响导致国内培训教育行业重新洗牌,大量教育资源以及生源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因此,股价上涨体现了资本市场对于新东方、好未来的大力支持。不可否认,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致使各类培训教育机构遭遇巨大的困难。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面向全国31个省市的校外培训机构,组织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培训机构影响”的在线问卷调研显示,超过90%的机构表示存在大的影响,目前机构经营存在部分困难或严重困难。其中,79%的受访机构表示账上资金仅能维持3个月以内,8%的机构甚至只能支持半个月以内。有13%的机构能够支持3-6个月,只有7%的机构能够支持6个月以上。对此,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建议培训教育机构,快速整合内部最优质的教师资源和课程资源,主动转型升级,将线下课程转到线上,采取在线直播课堂进行授课,为学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疫情停工期间,普通员工待岗,只发基本工资,阶段性降低人力成本开支。该专业委员会还特别提出,希望政府部门能尽快落实相应政策,降低培训机构贷款门槛,提供相关优惠措施。建议对校外培训机构在发挥政策性银行作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实施贷款财政贴息、加强担保贷款支持等方面提供帮助。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为国内培训教育机构走出困境、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见和建议。从寒假开始,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就牵动着各级各类学校、校外培训机构教育人和家长、学生的心,持续影响着人们的正常学习。针对疫情,教育部和各地方教育部门纷纷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防疫措施,保障了师生的安全,但也给各学段各层次的校外培训机构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影响。
长期停课导致校外培训机构的营收减少、学员退费增多,现金流压力大。大部分校外培训机构的现金流支撑超不过3个月。校外培训机构除了支付线下高额的房租及物管费,在将授课形式从线下转为线上教学后,还需支付线上平台的使用费和流量费用等。3、人力成本过高。校外培训机构员工长时间不能正常复工,但是其工资、课时费、五险一金等人力成本仍需要照常支付。疫情导致培训机构错过春季招生期,面临着老生流失、新生难招的问题,已经出现明显的生源断层。校外培训机构在线下转线上的过程中生源有所流失,说明线上课程仍无法完全取代线下课程,单一教学形式难以满足学员和家长的期望值。在疫情停工期间,税收压力是校外培训机构一个非常重的负担。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切实保障员工顺利复工及其生命安全,校外培训机构必须采购大量卫生防护物资,这笔费用势必成为校外培训机构的额外负担。对于很多小机构来说,这也很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疫情期间,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着生产经营困难,各级政府部门多措并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特将与校外培训机构相关的政策整理如下: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2、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3、湖南省财政厅发布《支持疫情防控税费政策“21条”》;4、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5、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湖南省统计局发布《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的实施意见》;6、湖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阶段性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7、长沙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意见》;8、长沙市人社局出台《有效应对疫情援企稳岗十三条政策措施》;9、长沙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应对新冠疫情提供阶段性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的通知》。根据上级部门文件精神,校外培训机构可申请的扶持政策有如下几点:8、银行业、金额机构降低普惠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政策;受疫情影响,校外培训机构上半年营收下降幅度普遍较大,运营秩序可能会出现问题。校外培训机构一直以来就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领域,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培训机构的培训规模将会大幅缩减,机构的用工人数会相应大幅度减少。因线下不能正常上课,直接的结果可能引发许多退费问题,机构容易与学员家长产生各种退费纠纷,由此也会带来各种投诉问题。此外,机构为应对困难,缓解成本压力而采取减员措施,以及线下转线上等薪资核算方式调整,也可能会导致劳动纠纷。疫情期间核心管理团队必须凝心聚力,转危为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业务发展,在危机的环境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增长方式。快速整合内部最优质的教师资源和课程资源,主动转型升级,将线下课程转到线上,采取在线直播课堂进行授课,为学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疫情停工期间,普通员工待岗,只发基本工资,阶段性降低人力成本开支。为了避免现金流断裂,积极想办法筹集资金应对潜在的危机,包括向银行进行贷款,向大股东借款,引进新股东等。抓住核心客户,围绕学生和家长的刚性需求研发课程产品,展开线上社群营销,进行“开源”,补充现金流。缩减开支,跟业务开展无关的开支,特别是行政、后勤类的开支,一律缩减甚至停止。同时,跟房东沟通,积极争取减免2月份、3月份房租或者延迟支付,缓解资金压力。及时与政府部门(教育局、街道、社区等)进行汇报与沟通,争取政府的支持与帮扶。国家、省、市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希望政府部门能尽快落实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各种扶持措施,包括支持实施稳岗补贴、减免房租、减免相关税费、延期缴纳税款、缓缴社会保险费、防疫物资的储备等帮扶措施。“贷款”是校外培训机构应对当前现金短缺的首选方式。因此,希望政府部门能尽快落实相应政策,降低培训机构贷款门槛,提供相关优惠措施。建议对校外培训机构在发挥政策性银行作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实施贷款财政贴息、加强担保贷款支持等方面提供帮助。考虑到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希望政府有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来鼓励、引导、支持校外培训机构做好“稳就业”工作。4、科学合理对待校外培训机构“复工”“复课”问题。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的前提下,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希望能妥善考虑校外培训机构“复工”与“复课”的问题。一旦机构要求“复工”,其将承担“复工”期间的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要求机构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制和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防护物品、设施,确保教职员工和学员的安全。建议允许校外培训机构达到政府疫情防控标准后,可以稍迟于学校同年级开学时间,分批“复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