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机构>危机之下看精锐教育

危机之下看精锐教育

发布时间:2020-04-12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去年年底正式踏足教育行业以来,一直想聊聊教育行业的投资逻辑,没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几乎让教育行业再次处于大洗牌的边缘,针对整个教育行业有了很多新看法,打算过段时间好好梳理一下,首先着手分析分析几个教培行业的大公司,今天就先来说说精锐教育吧。


No.1

精锐教育的概况


精锐教育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3月10日,上市时间2018年3月,是遍布全国的3~18岁教育培训企业,由北大哈弗毕业的精英创立,致力于打造快乐高效的第三课堂。(官网的介绍)


精锐的教学特色是创始人张熙引以为豪的用哈佛案例教学法,同时还拥有一套自己研发的全流程科技系统UPC数据可视化全程跟踪系统),精锐最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是:精锐·个性化1对1教育,财报中将近80%的收入都来源于此。的确也只有1对1的模式才能真正的做到完全个性化的因材施教,不然不管是大班课还是小班课,老师总归要有所取舍,不可能给每个学生出一套教学方案。经过前几年的专注经营,市场已经对精锐有了一定的品牌认知,提到1对1教育,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精锐。


根据精锐的官网公布数据,目前员工数:16000人,在读学生:月均在读学生160000人,全国教学点:432个遍布35个城市,全国教师数量7500人。

No.2

精锐教育的产品体系


1、精锐·个性化

目标学员年龄是三年级~高三年级,主要通过1对1或1对3辅导的方式(1对3在去年底和精锐销售的交流过程中,销售强烈不推荐1对3,一直强调效果没1对1好,说之后可能要取消。)进行个性化全科辅导,客单价差不多是25000元/一个学期,基本来报名的都是以升学提分为目的,家里不差钱的中高净值家长。从电话资讯开始,销售就想方设法让你到店,到店之后会用UPC系统给到一个全面的测评,一般家长比较关心的就是能花多少时间提升多少成绩,由于没有孩子不能进一步的调研,很可惜没能接触到整个的测试过程。


1对1的教学环境一般装修还挺不错的,就是小了点。由于是1对1 ,学习能力有问题、注意力在不集中的学员也没办法开小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关注着你,相信只要来报名了,学习成绩多少是有提高的。课程中老师上课、做题、测试积累的数据配合其系统背后的大数据分析定期会给到家长反馈,基本所学所练的一切都是可追溯的,一般家长对这一点应该还是很满意的,这应该也是精锐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精锐·个性化官网显示,目前全国1对1的中心点有300个,共6000多老师,总共辅导过1000000名学员。


这是精锐1对1的辅导中心


这是其“UPC数据可视化全程跟踪系统”的介绍


2、精锐·至慧学堂

至慧学堂致力于4-12岁少儿数感思维、语言能力、STEAM创课等多元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创始人“学霸张”总结自己在哈佛北大的学霸经验,将“哈佛案例教学法”融入基础教育并提出学习力概念,通过搭建“i至慧·多元互动教学体系”,强调主动学习及多元互动的小组授课,致力于帮助孩子更快爱上学习,成为思维小达人。(官网的介绍)

至慧学堂是小班化的新教学方式,课程有:逻辑思维、语言能力、儿童编程课以及寒暑假班,目前有95个中心。


3、小小地球

小小地球是专门做3~12岁孩子英语教学的,品牌源自美国波土顿的3-12岁全球STEM英语品牌。根据国内3-12岁青少儿生理、心理特点及学习英语的独特性,运用PIER教学法,结合哈佛教育学院创新的多元智能发展理念,融入STEM探索主题,不但培养孩子英语母语思维,更学会用英语探索世界,打造全球视野的精英人才。2018年,精锐投资控股了小小地球, 占其76%的股份。但是小小地球是以加盟方式运营的,要求加盟商拥有200万的资金储备,目前有51家,具体可以看后面的图片,均来自官网。


4、精锐·国际教育,目前有8个校区,主要针对三年级~高三有出国和上国际学校需求的学员,培训课程当然是以托福、雅思为主。据说师资配比是5对1教学。


5、精锐·优毕慧, 介绍说是精锐旗下培优品牌,致力于为中小学阶段提供全科优选班课,针对升学,课程语数外为主。目前20个线下的中心,还有线上的中心,不过线上只有高一的课程。在我看来这个品牌定位很奇怪。


6、在线教育-佳学慧,佳学慧是精锐投资的一家针对中班~三年级,1对1,1对16 的在线教育企业,课程有思维、拼音、识字等。

以上是精锐主要的品牌,除此之外还有巨人教育,2018年精锐联合第三方收购的,主要针对北京市场的K12教育,目前有100多个校区;天津华英学校,2018年精锐教育 并购的主要针对天津市0~12岁的全科教育品牌,目前有11个中心。还有其他的很多品牌,我们来看下图其他精锐这两年收并购来的企业(品牌):

数数有20来个品牌,目前大部分还都是独立运作


No.3

精锐2019年财报速览


由于精锐是在纽交所上市,对于英语着急的我再加上美国的财报规范和国内很不一样,读起来真的花了很长时间,总体看来:收入增加,净利减少,大额投资,高负债、高成本运营,1对1业务独撑业绩。(本期财报的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19年8月31日)

收入每年节节高升,2019年达到40亿,看上去不错,但是主要来自于核心业务精锐·个性化1对1教育,约32亿,占比约80%。另外至慧学堂5个多亿,占比约13%,小小地球约2个亿,占比约5%,其他业务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净利润呢,不增返降,只有2.45亿。我们来看一下精锐的成本大致是多少,首先是上图已经标注了的销售费用8.16亿行政费用8.76亿,这两个费用增加很多,很明显主营业务的增长遇到了瓶颈,增长39%的收入要通过增加37%的销售费以及40%的行政费用还有后面会提到的38%左右的人员成本。精锐核心业务的客单价是25000元,综合一下就算20000元,那是不是可以粗略的推算出2019年度服务了20万学员,8亿的销售费用推到每个人,那获客成本大概是4000/人,回过来看上图另外还有所得税1.21亿

租金成本:1.3亿,一共432个直营的教学点,反过来测算,每个教学点的租金成本是:25000/月左右。精锐的教学点基本开在城区的核心商圈里,可以说租金成本控制的还是很好的。

薪资成本:5.85亿,比去年增加了39%。加其他装修等七七八八花费总共8.16亿。现在可以大致的算出经营的成本约28亿,再来看看其他的数据:

2019年度精锐投资其他公司花了13.92亿,2018年11.62亿,还有前几年加起来应该有30多亿,才有了前面说到的这么多品牌,我非常好奇,精锐如何系统化的管理?身处教育行业深知管理的难度,因为每个线下教育点都有本难念的经,至少从目前看买来的这么多品牌还没有给精锐带来实际的收入,所以买买买仅仅是为了迅速扩张,还是战略化布局,现在还看不出来,或许精锐可以寄希望于它那个强大的“UPC数据可视化全程跟踪系统”,不仅可以学员可视化,同时可以做老师、工作人员、整个教学点的可视化全程跟踪。

为了达成这么多的投资,或者说为了快速扩张,精锐每年都在高负债运营,2019年度筹得资金9.88亿,基本是银行贷款,导致它的负债率升到了80%。它的借款利率目前基本在4.9%左右(按照中国人民银行5年期的存款利率浮动计算)。


No.4

总结


今天是2020年4月5日,上海的线下培育机构由于疫情的原因教育局还不让开业,精锐的众多教育点都大门紧闭,但租金和人员工资肯定还在不断地支付着。


与此同时,精锐在不久前开发布会推出全新的高端在线教育品牌:精锐在线,誓构建中国最大的在线教育平台。发布会上,张熙说线下+线上的OMO模式将成为未来5-10年教育行业的终极解决方案也是今后精锐将会all in的战略点。


然而精锐高层似乎并不买账,半年前就有高级副总裁和CFO的离职,今年1月和2月发布会前夕,独立董事张敏因个人原因离职, 公司负责幼儿教育高级副总裁孟晓强和技术研发中心副总裁马牧原,因个人原因离职。之后,张熙换上了来自百度、在线研发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史团委担任首席技术官,全面主管OMO平台建设;拥有25年政府关系管理和教育行业经验的柯金书出任首席教育官;曾任职于网易教育的洪菊担任首席增长官兼精锐在线首席市场官。可以说精锐从战略到人员都有了一个巨大的转变。


显然疫情把原本主打线下1对1的精锐教育打了个措手不及(别看2020一季度财报好像还挺华丽,其实这次发布的一季度报的数据统计是截止到2019年11月31日(看下图),那时候疫情还没有爆发呢)。

实际已经快3个月(2020年2月~4月)的业务停滞带来的损失会怎么样还不知道,至少已经逼得精锐不得不主动寻求出路,全面转战线上。但是哪里有这么简单,首先已经付费的学员付的是线下培训的钱,他们是不是会愿意转到线上来上课、消课呢?


如果愿意,线上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不是能和线下一样,家长买不买账?再说销售层面,那是不是所有的销售体系也要更换,要和好未来、掌门1对1等等那些早就布局线上的巨头直接展开竞争,竞争力又会如何?


目前投资了的这么多品牌貌似只有“溢米辅导”和“佳学慧”是做在线的,精锐原有的教学体系和买来的品牌之间衔接是一个复杂工程,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有很多团队之间的合作问题,能不能衔接好决定了未来教学质量过不过关,这么短的时间,又是两边的新团队,最终形成的产品效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这几年收并购的其他大部分品牌都是线下的,本来就没啥盈利,今年上半年的情况肯定同样是一塌糊涂,如果遇到现金流转不过来的,精锐是继续输血还是直接砍掉呢?


去年精锐一年的运营成本将近28亿,今年要还银行的钱3.2亿,2020到2024年一共要还16多亿,精锐目前现金储备只有13.8亿。

可以说精锐的成败在此一举,主营业务“精锐·个性化”是精锐目前唯一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如果转战在线成功,那现在可以成功度过疫情难关,之后慢慢的整合其他品牌,用同一套系统同一套管理体制,说不定未来还能节省大量的行政和运营成本。


反之如果家长们不买账或者线上销售模式转不过来(原来的销售模式核心是到店),转型失败,精锐今年就会失去将近七八成的收入来源,其他的产品能不能补上窟窿将会是很大的挑战。


声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013-2029 Mif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蜜蜂网

免责申明:蜜蜂网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搜索,登载此处出于第三方资讯交流学习

本网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沟通联系微信:mifong-cn   豫ICP备13014756号-1

友情链接: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 南通家教网 中国企业家 腾讯教育 搜狐教育 新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