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营销>运营管理>工程师说:教育机构如何吸引技术人才?

工程师说:教育机构如何吸引技术人才?

发布时间:2015-03-06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编者按:在教育机构转型互联网的大潮中,IT部门作为重要支撑,怎么打造一支工程师团队摆在了教育机构面前。
 
  一位教育机构创始人曾说,技术需要文化基因、氛围,教育行业不知道技术这帮兄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工作氛围,怎么用他们的语言和他们沟通。
 
  西安新东方信息管理部总监崔晓男此前曾撰文称,工程师之所以不愿意到教育机构上班,与教育机构的硬环境、软环境相关。软环境是针对这群人合理的支持、工作氛围等。
 
  那么,教育机构如何构建工程师工作氛围?崔晓男已在新东方供职近5年。在他组建工程师团队过程中,摸索了一条构建工程师工作氛围的路径,或许能为同行提供借鉴。
 
 
  什么是氛围?
 
  能够查到的定义是这样的:氛围,是指在一个范围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可以被成员感知和认同的气氛或环境。
 
  那么问题来了,气氛和环境都是很难量化的东西,如何判定这个气氛或环境是被成员可以感知和认同的,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感知和认同都会有些许偏差,那么又如何来设定这个标准?所以那是一种感觉,它不能被绝对准确的文字来精确描述。
 
  为什么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午后你想和朋友谈心的时候,更多的是去咖啡厅点一杯饮料,边喝边说,而不是去小吃摊坐在小板凳上结伴来一碗凉皮,边吃边聊?
 
  为什么平时吃饭大声嚷嚷随地乱扔垃圾并且爱吐痰的朋友,出了国的时候跟换了一个人似的,讲文明懂礼貌,但回到国内的瞬间又变回原样?
 
  为什么很多教育机构完美复制了互联网企业的员工福利和工作环境,却依然走不进工程师这个群体的心里,他们依然在教育热潮的外围犹豫、徘徊和观望?
 
  带着这些问题,趁着晚上吃饭的时候,跟身边的IT圈的朋友聊了起来,谈话中说起年前一件事,一位刚当上妈妈的女孩因为家庭原因从北京回到西安,希望能找到一份相对稳定、薪酬不错、加班少一点的工作,因为她在当妈妈前,供职于国内IT龙头企业,做数据挖掘和分析,还有领导团队的经验,经过朋友的介绍,我跟她有了接触,经过几轮面谈,我代表的教育机构有幸成为她最后的两个选择之一,对手是国内另一家IT超级巨头。
 
  她告诉我,教育的强需求、年轻阳光的团队和人性化的管理都有极大的吸引力,她已经有些厌倦了传统IT企业中的生活状态,那个时候,因为有了战胜传统IT巨头的希望让我一度欣喜若狂。
 
  但最终我们还是失去了她,那家以加班闻名的巨头IT企业完胜,我眼睁睁的看着她回到了那个她熟悉又厌倦的环境中,失败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给不了她茁壮生长所需要的符合专业发展的薪酬、伙伴和支持。当我送她离开的时候,自己都感觉有些慌乱,一个人愿意承受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也不愿意投身教育这个行业,一定是出了些什么问题,我似乎知道答案,似乎又难以启齿。
 
  故事讲到这里,朋友问我,
 
  “你为什么会来到这个行业?为什么还能做5年?”
 
  “刚来的时候,我也不爽,不停的辞职,但很多因素让我留了下来,后来我慢慢觉得我对这里的事,对这里的人,对这份事业,有自己的一份责任…”
 
  “我X,你这纯粹就是跟这个行业谈恋爱的感觉么…”
 
  Bingo,教育机构与工程师的爱情,就是这个。
 
  教育机构要真正构建工程师可以适应并能长久生存的氛围,有来电的感觉,必须双方一起努力,就像谈恋爱一样,只有单相思是没用的。
 
  教育机构需要改革自身获取更多优秀工程师的青睐和加入,工程师们也需要改变自己积极的融入教育这个行业。这个过程中教育行业作为主导方和优势一方,需要更多的创造和改善条件,便于让工程师这个过去不曾在这里生长的种子能够发芽生长,开枝散叶,真正的融入进来,否则只喊喊口号是没有用的。
 
  很多教育机构目前用对付老师的方法+模仿互联网企业的工作环境的简单打法来吸引工程师,也很正常,因为大部分教育机构的核心决策层都是教师出身,很少听到工程师背景的能在这个行业进入核心圈,自然也就很难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推行。
 
  也看到很多教育机构搭建了开放式的办公环境,购置了豪华的设备,模仿互联网公司提供个性化的休闲娱乐设施,不可否认,在氛围建设中的硬性环境环节,教育机构做的越来越好了。但因为缺乏对于这个群体的深层次认知,感觉这样的做法似乎所带来的工程师向心力和吸引力并不强,那个迈进教育门槛但最终选择回到IT企业的女孩就是很好的例证。所以软性环境的搭建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要素,就像恋爱中有钱,是必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教育机构与老师的先天属性,就决定了他们更像是亲人。而教育机构与工程师的融合,更像是与生命中一个注定会遇到的人,要谈一场像琼瑶阿姨小说中描写的那种百转千折、轰轰烈烈的恋爱。
 
  要构建工程师工作氛围,很简单,爱上他们!
 
  第一级,互相了解,充分的互相了解。就在前几天,一位老师告诉过我,“作为老师,其实IT有和没有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区别…”这句话曾经深深的刺痛了我和我的团队,但后来看到,大家上课用我们制作的课件,吃饭都在低头看手机中我们制作的App或者视频,在校区使用我们搭建的WiFi时,也就释然了,不是不重要,只是不了解罢了。
 
  教育机构与工程师还处于恋爱中的磨合期,都需要了解对方爱吃什么、穿多大鞋、爱看什么电影、看什么书等等生活习惯,这是后续发展的基础。而作为教育机构在构建氛围第一层级的时候,需要多创造互相了解的机会,明确工程师介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促成内部良好的沟通氛围,加速工程师与传统教育机构中的人的深入了解。
 
  还有性格差异,教育行业中的人多属于高表达型,而这恰恰是大多数可以对着电脑坐一整天而不说话的工程师们不擅长的,而在教育与互联网接合的过程中,很多情况下是需要工程师团队跟传统教育机构中的群体进行深度多频次沟通的,沟通对象从安静的代码字符和运算原理突然变成活生生的口若悬河的老师们或老师们出身的管理者的时候,这个过程这就好像让郭德纲和王宝强比赛说话,胜败可想而知。
 
  所以需要教育行业在面对他们多一些耐心,多给这些平时面对电脑多过于面对人的工程师们一些时间,多创造工程师表达意见和建议的机会。而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行业工程师,也要积极主动的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把高深的技术讲的能让大家听得懂,通过有效表达获取教育行业中的人的支持才是王道,这其中,要多主动要求、甚至主动创造双方的沟通机会。
 
  别忘了行业节奏,工程师所处的领域是更新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随着迭代和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生存技能总是被无底线的刷新,我们能从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中深切的感受到这一点。
 
  艺术和科技总是交替着影响着我们所处时代的进步,在经历了伟大的艺术时代之后,目前是科技作为主导力量在影响着社会和人类的进步。这样的更新迭代速度和重复使用率低的特点就跟教育行业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会有很多老师的状态还处于高重复率的体力劳动阶段,而教育产品体系的更新和变革相对较慢,这个节奏差就会让两方出现适配性偏差,在这方面就很难共振,牵扯到改变工作习惯和行业属性的问题,教育机构就是要在这个过程中摸索,在建立了解的过程中找到共振点,让双方能够联动起来,工程师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相关活动中来,教育机构也能提升产品服务思路,加快迭代速度。
 
  最后还有最容易忽视的业务模式差异。教育行业一般都是先报名交钱,再上课,学生和家长在课程中对于老师讲课的方式影响程度较小。
 
  而在工程师所在的众多IT传统行业中,一般都是先收客户小额度的预付款就开始干活,根据工程进度来支付对应额度的款项,经常在最后的收款上出现问题,并且在工作进度中,要随时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而改变原有工作内容和流程。
 
  这两种业务模式的差异造就的两个行业是对业务回报时间是有心理落差的,这一前一后就会让教育行业对需要长时间工作才能看到结果甚至没有结果的工程师工作模式缺乏一定的耐心和信心,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曾经有一个教学部门希望我利用一周正常工作内的闲暇时间免费在没有任何支持的情况下为该部门开发一个App。
 
  如果能够充分的了解对方,那么恋爱第二级,建立信任,从而竖立共同奋斗的目标。
 
  “行业革命者”,这顶互联网头上的帽子,在教育行业看来,也扣在了工程师们的头上,每天都喊着变革教育行业,在教育机构和老师眼里,似乎工程师们身上都带着些许的杀气而来。还没接触,就已经产生了隔阂,第一印象特别的不好,所以导致了了解不足,影响了信任的建立。但其实工程师的工作就像又厚又软的床垫,只会让这张床睡起来更加舒服,而不会侵占你原有的任何空间。
 
  吸引人从而开始建立信任时,比较有效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一个是获得较原来更多的认可,工程师也不例外。
 
  首先教育机构必须建立工程师认同且有关联的目标,让每个人都感觉这个目标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而且是一种主动而非被动的关系。目前的现状是,在互联网和IT技术大爆炸的社会背景下,电脑和网络已经是很多教育机构日常工作中离不开的工具了,但目前大多数机构的领导者不具备充分理解技术和业务关联的能力,只是觉得教学工作的进行对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大,而不是真正的从内心需要工程师群体的主动协助,所以在被动的情况下招募了很多工程师来做基础的维护工作。
 
  甚至有很多机构是为了充面子,觉得没几个人在学校搞网络好像跟不上潮流似的,举个例子就是很多机构开了微博微信,根本没人更新或者应付的乱发东西。
 
  简单来说,目前工程师的能力和工作成果完全受限于教育机构对IT的认知程度。两者完全没有共同目标,工程师进入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改造这个行业,通过技术和思维和工作方式提高这个群体的效率,改善教育流程,影响并创造下一代的老师,进而影响更多的人,包括学生、家长、学校。而学校的需求是维护好网络,把校区的电脑修好,老师讲课的投影设备运行正常,做网站、App、微信宣传课程,利用网络扩大营收渠道。
 
  不在一个频道上,优秀的工程师是看不上这样的机构,更别说全身心的跨行投入了,就算被各种原因晃进来了,也会在每天的怀念中很快离开。就像恋爱中,你投入爱情不能只是为了生孩子,如果两个人在思维思想上没有办法统一,言语、行为、意识不在一个节奏上,一定会产生很多的矛盾和情绪堵点,长时间积累就会形成堵塞,进而形成矛盾的爆发。
 
  其次就是认可,可能是目前教育机构最有意识改进但又做的做不好的一点了。工程师在自己的领域和公司里是绝对被认可的,就像老师在教育机构里的地位一样,而到了教育机构就完全反转。突然想起我在高中分班的经历,高一第一个班级,大家都是新人,很快打成一片,一年的时间充分建立了信任和友情,高二文理分科,一些人包括我分进了别的班里,结果开学第一天直接被扔到了最后一排,连选择座位的资格都没有,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分班后的一段时间里还是下课后找原来班里的小伙伴玩,一短时间内跟现在班级的同学完全对不上节奏,现在的工程师在教育机构就是这样的感觉。
 
  工程师也是人,干活也需要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像老师需要资料库、助教、教务、投影、音响、教室、教研这些软硬件环境一样,工程师的工作也需要大量软件和硬件的支撑。互联网上“免费”的概念深入人心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工程师们写出的收费软件都被破解免费下载,电影院里的电影被盗版下载,音乐家弄死几亿个脑细胞写出来的歌抵不过电脑里互联网上鼠标轻轻一点,这样的习惯导致很多人的直觉就是凡是跟互联网和IT沾边的东西不是免费的就是廉价的。
 
  工程师们的劳动价值在教育行业严重缩水,导致生存环境越来越差。不过相对于硬性的环境,软性环境更加不给力,第一层级的了解不足,第二层级的信任缺失,很直接的感觉就是言行不一。可以仔细看看身边的教育机构,大多数机构依然每天嘴上喊着互联网思维,而扔下手机关掉电脑就去闷头发单、贴海报。我们需要反思,是否给这些“远道而来”的工程师们画下了太大的饼,而根本没有让他们吃的意思。我们是真心的需要这些人的帮助,还是需要他们来充场面?
 
  不过教育行业里对于工程师很多的不信任来源于在初期很多合作失败的案例,许多脑筋灵活专业不过硬的“先驱”充分的利用了早期教育行业对于工程师群体不了解的大背景,先冲进了教育这个金矿折腾。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在很早期的招聘中,教育机构甚至不知道怎么招聘工程师,起码老师还可以试讲,工程师讲得东西根本听不懂,所以就是简单地聊一聊,觉得这个人态度好,能了解行业,人品靠得住就招进来了,导致的结果就是各种项目无头无尾,工作过程中没有系统化的管理和监控,让这些人骗取教育机构大量的金钱和时间,也毁掉了这两个群体间刚刚建立起来的信任基石。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因果。
 
  感情中,第三级是敬畏,对于人,保持尊敬,对于不懂的东西,保持畏惧,确保适当的自主性,就像爱情中即使再亲密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距离产生美。
 
  最常也最讨厌听到传统教育群体里面的人说的一句话就是 “谁让你们这些工程师来了,不满意就回去你们的行业好了,也没人请你们过来!” 最常也最讨厌看到的现象就是一些老师教课优秀就觉得可以搞定一切,对于工程师的行业极度不尊重,曾经有一位老师让我用半天的时间给4个完全没有IT专业背景的助教培训如何具有设计感、如何写代码、如何作微信营销以及如何使用Adobe After Effects处理视频,这就好像让我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一群连分数加减法都不会的人学会高等数学。这样的情况在拒绝之后更多换来的是老师群体和这个行业的不理解和误解。
 
  同样,工程师里也出现对于教学人员看不上的情况,觉得技术可以翻天覆地,改变一切,对于处于科技含量较低的教育行业中的从业人员和教育流程严重的持否定态度。教育存在了几千年,知识的传递基于人与人的信任,而这是这样的教育模式让你我变成了今天的工程师,所以对于老师、对于教育一样要保持敬畏的心,任何有效的情感交流都是双向的,都多为对方着想,才会逐渐建立深厚的感情。
 
  我们曾经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把团队中职位名称为“网络管理员”更换为了“网络工程师”,这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变化,更体现着一个教育机构对专业人员专业化认知的加深,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大家,这些人是工程师,不是网吧的网管。
 
  所以每个教育机构在找对人的前提下,如果能够给予工程师们充分的支持和理解,尊重他们的人和人格,相信他们的专业和专业性,教育机构会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群优秀的工程师,更是两个行业的互相尊重和真正的融合。
 
  最后一级是平常心,来维持长久强健的关系。什么事到了最后都怕坚持,从前在互联网这个概念还没有出来的时候,教育机构不需要工程师,当互联网开始影响教育行业的初期,大多数教育机构依然觉得不需要工程师,当互联网开始影响这些机构收入的时候,工程师这个群体突然走入了教育行业的历史舞台。如果现在的情况是因为大环境和科技发展这样的背景影响而被动的需要工程师团队,那么当这股浪潮退去,这些机构是否依然能够对科技、对工程师抱有长久的耐心和信心就是是否能够真正长久发展下去的关键所在了。就像每段爱情开始的时候总是轰轰烈烈,但激情褪去之后都大都草草收场,而我们最羡慕的都是夕阳下年迈夫妇的背影中依然握在一起的手。
 
  写到这里,我们来尝试回答一下上面的问题。
 
  氛围是什么?它是一道光,照亮着你的内心,让你看到心中所想,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教育机构如何构建工程师工作氛围?充分了解,建立信任,互相尊重,保持一心,让爱发生。
 
  从目前的观察来看,并不是每一个教育机构都需要工程师,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很多机构,现在的很多机构不把精力放在课程、产品、服务的提升上,而是跟着还没看清楚方向的趋势大喊互联网万岁,用各种还没有理解透彻的东西在原本不成熟的体系上乱涂乱画。现在的很多教育机构,不用做互联网,不用请工程师,不用做App,多注重老师培养、提升课程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给用户多一些笑脸,把心思放在关心学生、关心家长、关心老师上就可以达到业务量的增长,如果连这些最基础的东西还不用心,没想明白,做扎实的话,那么感觉简单地招募一些工程师,堆人堆钱就可以玩转互联网的话,那结局注定是“呵呵”了。教育这个行业终究面对客户的是课程、老师和服务,不是海报、单页和讲座,更不是PHP、MySQL和Objective-C。
 
  我是一个在教育行业混了5年的工程师,但说心里话,懂这个道理的人很多,但真心去改变的人很少。如果一篇文章就可以改变这样的现状,那也轮不到我来写这些文字了,但就是因为起到的作用会非常小甚至没有作用,所以才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去关心、去重视,不停的说,不停的做,改变才会慢慢的发生。不求这些文字能够引发多么大的反响或者工程师工作氛围的改变,但如果能让身处教育行业的你多一分对工程师这个群体的了解,那么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下课...起立,工程师,一会见!

2013-2029 Mif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蜜蜂网

免责申明:蜜蜂网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搜索,登载此处出于第三方资讯交流学习

本网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沟通联系微信:mifong-cn   豫ICP备13014756号-1

友情链接: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 南通家教网 中国企业家 腾讯教育 搜狐教育 新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