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达人>艺考>「编导」电视节目分析范文

「编导」电视节目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0-12-28作者: 来源:本站
01
编导的工作
   编导简而言之,就是一期电视节目的主创者。以一期新闻访谈节目为例,编导首先需在浩瀚的新闻信息中选择话题,即谈什么,找谁谈。随后构思大体的节目思路, 细化访谈的话题,列出提纲,与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勾通,或者是写出初步的文稿。另外,有哪些内容要做成短片,即VCR,如果需要外采,编导便要充当记者的角 色,将要做成短片的内容采访回来。然后,编导要把嘉宾请到演播室,进行勾通交流,哪些详谈,哪些略谈,哪些不谈,可以提前让嘉宾心中有数,而编导此时也可 以因此进一步了解嘉宾的观点。访谈完成后,编导还需将“母本”进行剪辑,去粗存精,也就是删掉废话,或有导向偏差,或与节目宗旨不符的东西。然后配上音 乐,配以字幕,特技,将前面采访来的VCR(多是些背景资料或介绍)穿插其中。便完成了一期电视新闻访谈节目。
   由上可以看出,编导是一期节目的主要工作者,也是事无巨细的工作者。选话题时,充当了策划;外出采访时,变成了记者;访谈完成进行剪辑,又充当了后期编辑制作的角色。
   一般而言,编导对一次节目的工作周期比记者要长得多,记者只对自己的每条新闻负面,选取题材,(或受指派获得题材)外出采访,写成新闻稿,待领导终审后进行编辑制作,当天的新闻当天完成播出。而编导也许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完成一期节目。

02
把握主题
   评析的第一段:概括节目、点明主题。
   既然是节目的“主题”,未免就要想得更深更远一些,想想节目作者的创作意图,想想节目背后更深刻的思想,想想是否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哲理,或者节目让我们 感悟到了什么。比如有的节目看似部门互相推诿,实是批评官僚主义,办事效率不高;有些节目看是“一场大火”,实是强调消防隐患忽视不得;有些节目看似考 古,实是反映文明进步……这就要求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出反映事件本质的主题思想。
   节目的“主题”就好比写文章要先有“立意”一样,你的文章最终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宗旨,电视节目也是一样,也许这个宗旨不太好直裸裸地表达,而是隐藏在节目之中,需要深刻领会的,也有可能在节目的最后会点明主题,考生只要听清楚并理解了,是不难办的。
   把握好了主题,可以主题进行适当分析。对主题的分析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个电视节目对主题的要求:要正确(明确中心思想)要集中(不要东拉西扯),要鲜明(不要含混),要新颖(陈词滥调让人乏味),要深刻(不要肤浅)。一篇通讯只能有一个主题。
举例:央视焦点访谈《难圆绿色梦》的第一段可以有以下几种着笔方法:
一:央视《焦点访谈》新闻专题节目《难圆绿色梦》讲述了一个造林、毁林和人进沙退、沙退人进的令人痛心的故事,以褒扬徐治明老人30年造林的坚韧精神,谴责毁林的恶劣行径,着力表现了一个重大而深痛的主题:毁林就是助沙为虐,就是毁坏自己的家园,就是作孽子孙后代。
二:央视《焦点访谈》新闻专题节目《难圆绿色梦》通过徐治民老人的遭遇,几十年辛苦造林,把沙地变成了绿洲,现在他老了,乱砍滥伐之风猖獗起来,绿洲又正在重返沙漠,引出了是保护环境,还是眼光短浅,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地破坏生态这一主题。
三:央视《焦点访谈》新闻专题节目《难圆绿色梦》通过园子塔垃的树林被毁这一惨痛事实的追踪,追溯徐治民老人为营造这片林木,倾注全部精力和心血的艰难历程,揭示了防止土地沙漠化这一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而沉重的主题。

四:央视《焦点访谈》新闻专题节目《难圆绿色梦》通过讲述前辈几十年辛苦造林,却被后辈毁于一旦,造成土地沙漠化的沉痛故事,实际在控诉乱砍滥伐,控诉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的短视行为,造成了沙漠化卷土重来的恶果。节目点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03
如何表现主题
   把握好了一篇电视节目的主题,接着就要分析, 这篇电视节目是怎样表现主题的。或者说,该节目的特色或成功之处在哪些方面。在写电视节目评析时,第一部分分析了节目主题,第二部分就可以逐一分析节目的 特色所在了,而这些特色所在正都是为了表现主题,为主题服务的。节目如何表现主题?或者说节目有什么特色?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分析,常见的有:
1、结构
2、人物形象
3、蒙太奇手法
4、细节
5、选材
6、电视语言的特色,包括解说词的特色,镜头的特色
7、节目切入点
8、记者的表现、主持人的表现
9、音乐、字幕
10、同期声的运用
11、色调
12、剪接手段
13、其它特色
   当然,我们写一篇电视节目评析,不可能面面俱到,事实上,面面俱到的分析不是一篇成功的评析文章,必须有详有略,该深入透彻的就得深入透彻地分析,该一笔带过的就一笔带过,一般来说,重点写三四点,也就够了。

04
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分析结构就好比分析文章的框架和段落大意。常见的结
1.纵向结构: 即节目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辑组合的。也就是从因到果,从先到后,按事件进程,依次讲述。
2.横向结构: 即围绕主题,但不受事物时间顺序限制,将同一时间,多个不同的空间、方位的情况组织起来,“并列式”地反映“面”上的情况。当然这些“并列式”也不是完全 平行,可以有递进的关系。比如有“多点同时”结构,在同一时间,但有多个观察侧面,将不同空间、不同方位上的事实串起来。有“同时异空”结构,同一时间 点,在不同的空间取材。比如,一场大型球赛正在体育馆举行,说完了体育馆内的啦啦队表现,再说场外市民的关注程度,就是横向结构了。
3.点面结构: 即从个别的、典型的事例带出面上的、总体的情况。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如曝光湘江一起排污现象后,接着介绍湘江水质整体监测情况;查处一起餐馆油烟超标排放后,概述全城还有多少家餐馆违规排放,都是点面结合。
4.递进结构: 即层层递进,或层层深挖,这种结构是步步深入、环环相扣的,从现象到本质,从事实到原因,鞭辟入里,呈递进关系。

05
细节分析
   任何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都离不开细节的成功。事实上,很多人看完一个电视节目,能记住的,一定也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精彩细节。
   可以说,细节就是节目的血肉,它让节目更加生动,更为鲜活,也更容易打动观众、震撼人心。而一期电视节目如果没有好的细节,那一定是枯燥的、乏味的,难以吸引观众的。
   细节在很多节目中都起着刻画人物性格、展示内心情感、增强可视性、增强真实感、现场感,强化感染力、深化主题等诸多作用。细节越细腻、越精彩,反映生活的真实程度也越高。因此节目分析,谈细节常常是必不可少的。
   《难圆绿色梦》之所以获得中国新闻一等奖,与其成功捕捉细节是离不开的。多处细节都不十传神。比如描写沙漠化的严重:用鸡毛掸子拂一下床单,扫出厚厚的尘 土,扫过的地方与没扫的地方颜色对比十分鲜明;一只羊踮起后腿,抬起前腿,直着身子去吃树上的叶子,因为地上寸草不生了;植树老人徐治民看到他引以为豪的 树王被砍,有拐杖去戳树桩上的积沙,表现心中的酸楚与痛苦;政府为植树老人立的碑,记载了老人一生植树治沙的业绩,却有三个字被人打掉了。这样精彩的细节 在节目中比比皆是,都有强烈的视角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成为难得的佳作。

06
蒙太奇
   “蒙太奇”是个法语词,法语的意思简言之,就是“剪接”。也就是镜头与镜头剪接起来。
   早期的电影没有经过剪接,一件事情不关机拍摄,没有剪接,因此没有“蒙太奇”手法。像现在家庭出游拍摄DV带,婚庆公司用DV机拍摄的婚庆录像,都是端着DV机,开机之后,从头录到尾,镜头与镜头之间没有经过剪接,没有经过剪接的素材带是没有美学价值的。
   有了“剪接”,也就是运用了“蒙太奇”手法,电视、电视的格局就焕然一新了。
   比如拍摄“八路军”对“鬼子”开枪,如果没有“蒙太奇”手法,就只好是镜头对准“八路军”拍摄,开枪后,镜头摇到鬼子,“鬼子”中枪倒下,拍一个连续的镜 头。而运用蒙太奇手法,就只需拍两个镜头,剪接起来就行了:第一个镜头拍“八路军”开枪,第二个镜头拍“鬼子”倒下,就足以让人理解这里发生了什么。因此 剪接是要符合理性和感性逻辑,符合人们的生活和视角逻辑。
   当我们看电影、电视剧时常会发现,当场面是激动人心的时候时,镜头往往是短暂快切的;当场面是抒发情感时,如令人感动、哀伤,往往剪接缓慢,镜头也较长。这就是剪接要符合人们的视角、心理节奏。
分析电视节目中,可以分析该节目是否运用了以下几种蒙太奇手法:
1.是“重复蒙太奇”。也就是镜头重复出现。这往往是节目表达依依不舍、或为了引起人的回忆,或者是为了反复强调、对比、首尾呼应、渲染,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是“象征蒙太奇”。“象征蒙太奇”相当于写文章中所说的“比拟”或“隐喻”。用一种事物比拟另一种事物,用一种东西象征另一种东西。比如在电视节目中 讲到生命的凋谢,总不能真去拍一个人死亡经过,便可以拍摄一片落叶在风中飘零,比如节目中讲述中华民族,便可以拍摄黄河、长江来比拟;比如拍摄一株小草, 或一株狗尾巴草,以象征平凡的人们;拍摄一对蝴蝶,象征爱情;拍摄电闪雷鸣,象征悲惨的命运……“象征蒙太奇”在节目中往往会多次运用,很值得注意。
3.是“平行蒙太奇”,也就是节目平行讲述,把同一时间、不同场合的事件先后叙述出来。类似于小说里的“话分两头”。
4.是“交叉蒙太奇”,同一时间、不同场合交替叙述,比起平行蒙太奇来,频度更密集地交替讲述。如指挥所与战场,镜头先是指挥所指挥,接着是战场冲锋杀敌,镜头又回到指挥所指挥,再到战场杀敌,交替出现。
5.是“对比蒙太奇”,节目里通过两种情形进行对比,如沙漠与绿洲、善与恶,悲与喜等。
6.是“颠倒式蒙太奇”,相当于文学作品里的“倒述”。
例文:
分析《难圆绿色梦》里的对比蒙太奇:
对比蒙太奇手法在《难圆绿色梦》中成功运用。记者特地拍摄了多组同一地点、同一事物今昔对比的镜头,给人以强烈震撼。比如在老人重返园子塔拉时,插入了以 前拍摄的镜头,这里曾是绿树成荫、果实满枝头,而现在却是一片黄沙,满目荒凉景象,又如曾经的“树王”,枝繁叶茂,生长旺盛,需几人合抱,而现在只剩下一 个光秃秃的大树桩。这种对比是黄与绿的较量,也是树与沙,人与自然,生存与毁灭的较量。当年造林的成果毁于一旦,如今黄沙肆虐,家园遭破坏,住户被迫离开 故乡。这种具强烈反差的对比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深化了主题:只有护绿才能持续发展,只有保护环保才能赢得家园。

07
音乐分析
   有人说电视节目里音乐的运用要做到四个字:悄、瞧、巧、俏,是有一定道理的。悄就是在音乐起的时候悄无声息,悄悄地起来,而不是突然蹦出,要让音乐与解说 词、画面和谐一体。瞧就是说音乐产生了效果,或使人心情愉悦,或令人紧张,或动情落泪,改变了人的情绪。巧就是用得巧妙,音乐要围绕主题服务,不能乱拼 湊,一会儿一个样。俏就是俏皮,比如一些谈话节目、娱乐节目里,都有俏皮的音乐声,突出喜剧效果。
   在实际编导中,使用音乐第一个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要与节目内容相吻合,要配合得当,实际就是说音乐基调要得当。比如节目是讲述考古的,介绍文物故事,音乐 就应该带有旷古色彩,让人听起来有历史的沧桑感,如果配现代流行音乐,肯定不恰当。而如果节目是讲述情感故事,一般就会配轻音乐,带抒情色彩的、悠扬的音 乐。如果是侦破题材、警匪题材,就会是节奏较快的鼓点乐,给人紧张、急促感。实际上,什么样的节目选什么样的音乐,考虑的就是音乐的基调。它是基调是忧 伤,是哀怨,是浪漫,是温情,是激昂,是躁动,是紧张,还是愉悦欢快,节目的基调就决定了音乐的基调。
   除了基调,便是音乐的节奏要得当。音乐的节奏要与画面的节奏、解说词的节奏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人们欣赏画面时的心理节奏。比如画面和解说词是欢快的,却配上紧张的音乐,就会让人感觉不舒服,同样,紧张的解说词,配上慢节奏的音乐,就会冲淡效果。
   如果节目中配有音乐,便可以从音乐的基调、节奏等方面进行分析了,看其是否符合节目的基调,是否符合人们心理的节奏,有没有达到催化情绪的效果。

2013-2029 Mif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蜜蜂网

免责申明:蜜蜂网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搜索,登载此处出于第三方资讯交流学习

本网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沟通联系微信:mifong-cn   豫ICP备13014756号-1

友情链接:

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 南通家教网 中国企业家 腾讯教育 搜狐教育 新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