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再来一年值不值?胜算大不大?
这种问题显然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同学的情况都不一样,我还是希望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做参考,希望每个同学在录取结束后的这段时间里能做出不后悔的选择。
复读值不值?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所谓值不值,要看自己对付出与回报的理解。对同学们来说,付出意味着再花一年的时间备考,在别人从高中“解放”的时候耐得住寂寞和压力,说不辛苦是不可能的。
再看回报,我希望同学们不要空泛地说“考一个好成绩”,而是根据自身情况有一个确切的院校目标和想去的专业,在此基础上评估复读能带给自己什么,是让学历上了一个台阶?是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方向?还是一举两得?
在此给大家两点建议:
1、珍惜艺考生的身份
眼界决定世界,高学历带来的机会与资源是有目共睹的,在近年来的人才市场中第一学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而在北京,艺考正是一个“四两拨千斤”进入名校的途径。
先看整体录取率,2019年北京的一本录取率为30.5%远超过全国;分数上,以211代表院校北工大为例,2020年艺术类B段(美术类)录取投档线最低为525分,而普通批最低也要580分;在升学选择上,北京还有双外培计划给予学生更优质的学习、交流机会,可以说在京的艺考生具有先天优势。但相比于艺考时的高录取,北京因为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公考、考研的难度反而更大,这也是同学们要有所预见的。
2、发掘优势长远计议
每年的录取中,都有相当大一部分同学成绩相对优异,但对录取结果又算不上满意,这就导致很多人在大学表现平平,有的甚至破釜沉舟退学重新高考,付出的时间精力远比普通复读生更多。
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我也深感同学们的普遍问题:为了上大学而上大学,将来想学什么、做什么职业,什么是自己喜欢擅长的通通没考虑,所以趁现在,不要着急“逃离高考”,学会重整旗鼓才能走好未来的路。
胜算大不大?
在今年的志愿指导中,我明显感到了本届同学的压力:艺考改革加之疫情影响,校考院校更少,竞争更激烈;校考形式与时间的变化,也让同学们择校错误、备考节奏打乱。但这毕竟是“特殊情况”,总结自身的失利原因,才能理性评估复读的胜算。
艺考生最容易吃亏的无外乎这几个方面:
1、备考环境一变再变
有人说,走艺考要“漂泊一年”,的确,很多同学起初都选择画室学习专业课,而后又为文化课在哪学奔波,中途要经历联考、校考等等,“跳来跳去”中消磨时间精力不说,家长还都普遍缺乏专业性,无法让同学们完全安心备考,身不定自然心不静,学习效率势必受到影响。
2、无目标+无规划
若非艺考失利,相信绝大多数同学没有给自己树立过目标,也对艺考的政策、规则一知半解,更别提在每个阶段针对性学习,这就导致很多同学联考没有对自己高要求,分数一般,或者报考的A段院校与自身优势不相符。所以,艺考的失利绝不仅是“发挥失常”,备考方法有很大关系。
3、专业课和文化课没有“均衡发展”
按照艺考的形势,报考B段综合类院校是大势所趋,录取的规则也很明确,需要联考分、高考分进行比例折算,但很多艺考生尤其是没有美术基础的同学,会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顾此薄比,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专业课,却没想到在文化课吃了亏。
以上因素是艺考生的通病,如果同学们有复读的想法,又担心成功概率的问题,不妨先想想解决方案,做好全方位的备案再上路。方向对了提升只是早晚的问题。
写在最后
人生在世,总会面临不同的境遇和选择,无论选择哪一种都是对另一种人生的告别。在要不要复读这件事上,每个同学都应该有自己的考虑,想清楚艺考的目标是什么,再来一年应该怎样规避失误、顺利升学。